西餐丙級:301-A
事前準備
前一天晚上有再複習看了一下 教學影片,特別是雕橄欖型裝的馬鈴薯,並且為了讓整個流程進行得比較順利、同時也給自己一個目標是四道菜要同時上桌 (也就是除了冷盤,每道熱食都要真的是『熱的』上桌),因此腦內模擬先後順序便非常重要,再加上前次實作時長約三小時,因此就排定週六上午九點開始,這樣就算做好做滿三小時,也剛好是午餐時間。
週日上午,因為前次料理用完了牛肉和雞蛋,為了實踐父親從小就教得:『把每一次練習都當做比賽 (正式)』,因此八點多便出門去金山街家樂福補貨,沒想到這陣子的蛋荒竟然災情持續,架上只剩一盒 7x 元的蛋蛋,做為客家代表,當然只好忍痛放棄,前往全聯碰碰運氣,可惜天不從人願,全聯要到九點才開,只好心灰意冷的先回家等待。
時光飛逝,轉眼十分鐘過去了 (?_?)a, 不怕艱難得再次出發全家,千辛萬苦終於架上排滿了一盒盒蛋蛋,感動得拿了一盒…等等,怎麼也要 6x 元啊?怎麼印象中以前一盒只要 3x 元的說?但實在無法,只好連同牛肉一起結帳後回家準備正式開始。
正式過程
根據先前經驗,加上想說還是留個紀錄,便將所有食材拿出一字擺開,並且依餐點方式擺放,這樣也避免有做完菜才發現有遺漏的狀況 (但事實是:最後東西漏加的悲劇還是發生了)。
更悲慘的是…由於延後開始,心情上有些急燥,削第一顆馬鈴薯皮,第一刀就直接把左手食指也一同削下去 = =,一開始不以為意、想說小傷口擦一下就好,但兩三分鐘內血還是不斷滲出,因此只好停下手邊工作、綁上防水 ok 蹦再繼續,畢竟現在也不能停下來。
所幸後來就沒什麼大問題了,洗、切、加工、料理、裝盤、上桌都大致順利無誤;唯有最後都吃完要收拾廚房時才發現…當時因為兩瓶酒體積較大又怕打破,所以放在較高的架子上,導至完全忘記他們的存在而沒有加到食物裡,也更突顯了好得 SOP 的重要性,尤其等之後菜色組合變多,完整的流程筆記便顯得更為重要了。
筆記
食材
- 土司、蛋、牛奶、香草精、奶油、糖、肉桂粉、蜂蜜
- 大黃瓜、酸奶 (優格)、蒔蘿草 (粉)
- 牛肉、紅椒粉、胡椒粉、紅酒、洋蔥、蕃茄、蕃茄醬、馬鈴薯、紅蘿蔔 (過了頗久才發現從頭到尾忘了這樣,根本沒買 XD)、高湯塊
- 鱸魚、胡椒粉、白酒、馬鈴薯、香芹、月桂葉、洋蔥、紅蔥頭、洋菇、鮮奶油
清洗
器材清洗順序:餐具→鍋具→刀具→砧板→抹布。
食材悄洗順序:乾貨 (素、葷)→加工食品→蔬果→肉→蛋→魚蝦貝順序清洗。
- 大黃瓜 (去皮)
- 馬鈴薯 (去皮、泡水)、紅蘿蔔、香芹、洋蔥、紅蔥頭
- 牛肉 (包膜後冰)
- 蛋
- 鱸魚 (去鱗包膜後冰)
加工
- 白砧板 (戴手套、刀具噴酒精):
- 吐司修邊
- 大黃瓜去籽切薄片 (0.2*5 cm)、加鹽殺青
- 香芹葉切碎
- 綠砧板 (味道輕到重):
- 馬鈴薯切三等份大塊、雕橄欖
- 馬鈴薯切丁
- 紅蘿蔔切丁
- 蕃茄燙皮、剝皮、切丁
- 香芹莖切段
- 洋菇切片
- 洋蔥切塊
- 洋蔥切丁
- 紅蔥頭切碎
- 紅砧板:
- 牛肉切塊 (加紅椒粉、胡椒粉、紅酒)
- 藍砧板:
- 切下魚片、肉皮分離 (白酒、胡椒粉)
料理
- [B 爐頭:大湯鍋] 煮魚湯:魚頭骨尾皮、中藥包(馬鈴薯、香芹莖段、月桂葉、洋蔥、紅蔥頭)、橄欖形馬鈴薯同煮 (牙籤可串則可完成)。
- [A 爐頭:燉鍋] 下油爆香牛肉、洋蔥,而後加入蕃茄、蕃茄醬,簡單變色後加入水與高湯塊開始燉煮,切丁馬鈴薯與紅蘿蔔則可適時放入一起燉煮。
- 處理大黃瓜:飲用水洗鹽後入中藥包,擠乾後加入酸奶 (優格)、蒔蘿草,拌均後裝盤即完成;打蛋、牛奶、香草精,泡吐司。
- [A 爐頭:平底鍋] 橄欖形馬鈴薯熟後,大湯鍋離爐置於旁邊,燉鍋移至 B 爐頭、A 爐頭放平底鍋,下油煎橄欖形馬鈴薯至表面焦黃,完成後取出上盤;平底鍋加奶油炒洋菇,加入 (過濾) 魚高湯、魚片,開始悶煮魚片;魚片熟後取出上盤。
- [B 爐頭:煮醬鍋] 燉鍋離爐靜置,平底鍋魚高湯倒入煮醬鍋移至 B 爐,下鮮奶油燉煮收汁。
- [A 爐頭:平底鍋] 平底鍋洗淨,下油熱鍋;轉小火小奶油,開始煎吐司,調糖與肉桂粉、倒蜂蜜,裝盤即完成。
- [B 爐頭:煮醬鍋] 收汁至濃稠即可關火,淋醬汁於魚片、上香芹葉,裝盤即完成;牛肉湯入碗、加酸奶,裝盤即完成。
成品照片
一切裝盤上桌後,當然就是先來張大合照唄:
不過從上次的經驗中就已經發現,要想在客廳常設好的攝影光源,真的還是有需要再優化、並非想像中放一盞 Light Dome 就解決了 Orz (當然其實真正的問題是:真正那張餐桌被我拿去當皮革工作桌了 XD);另一個問題當然就屬桌板顏色與紋理了,畢竟大理石 (應該吧) 桌面的顏色太過接近白瓷,無法有效拉出對比度,因此將來是必得再研究一下,怎麼樣呈現結果會更好。
四道菜分別特寫:
法國土司唯一要注意的應該就是想辦法不沾鍋,使用足量的油跟爐台控制在小火慢煎就行,另外個人實驗:外表煎成金黃色、甚至有些許暗棕色,與奶油較有關。
想比第一次做的時候鹽巴加了有點太多,第二次改確實清洗,口感上就比較溫合,更接近開味菜。
操作難度與失敗率相對低,若要說注意事項大概是題目是要求『湯』,所以收汁水份還是要注意一下,不然都不顧爐火,最後可能變成偏向醬汁主餐 XD。
雕橄欖型的馬鈴薯是我覺得難度最高的部分,可以試著將馬鈴薯切成三等份而不是傳統的四點份,這樣雛形上又更接近橄欖狀,需要處理的刀工會簡單一些。
殺魚的處理過程中,個人覺得將魚肉冷藏至較硬質地,在處理上會比較容易一些;肉、皮分離的方式,只要將刀貼齊砧板基本上就沒什麼問題;另外看過不少不同的製作方式,不論是煎、悶蒸、烤應該都行,只要有熟並且盡量不要傷害到魚片就好。
結語
自己一個人動手作才能更確實地跑完整個流程,並且知道哪些地方需要注意、哪些又可以再更優化。或許是因為西餐丙級的難度並不是太高,也有可以做菜真的沒有想像中的難,經過這次的練習,信心提高了不少 (不過忘記加東西也需要再改流程以避免之),未來就保持差不多步調、繼續努力,並且若有可能,希望能將前期買菜、挑選食材的判斷力再更提升,累積經驗好更進精技藝。